找到相关内容276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研究生读佛笔记

    彼岸。但是扫除执著,并不等于绝对断灭诸相,其实诸相本不在,何灭诸相?  佛法所言“自觉觉人,自利利他”的精神,我之破执、识相自觉之时,当思觉人之德。《金刚经》所论布施处颇多,布施者,有三类: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《金刚经》所言于经中受持,其功德大于布施财物,但最高之境为“无住相布施”、“不应贪著,是故记不受福德”。行善不想求福德的果报,心中未执著贪求之意,才是最上之布施,从而摆脱了世俗功利...

    北邙山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2661751.html
  • 佛教对“临终关怀”的看法

    将我的身体拿出来帮助别人,延续并让他们有更丰盛的生命……。”   捐赠器官含有生命延续、内布施、资源再生、同体共生等意义。试想:当你捐出一个眼角膜,就能把光明带给别人;当你捐他一个心脏,就能给他生命...常忏悔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人到老年,多少会反省一生中的过错,而深感懊悔和遗憾;若能真心忏悔,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,人格便能升华,心中也能坦荡。  (七)布施能喜舍:人到年老,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,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062510.html
  • 佛教对“安乐死”的看法

    生命由业力维系,业力如念珠的线,把生命的前生后世串连起来,延续不断。透过器官捐赠,带给别人生机,也是自我生命的延续。  第二、内布施:佛教有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财施又分内与外财;金钱、财物等外财布施之外,器官捐赠就是内布施。佛陀当初割肉喂鹰,舍身饲虎,所谓“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”,二千多年前佛陀已经为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示范,今天所有的人类更应该开扩胸襟,透过器官布施,让慈悲遗爱人间。  第三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562516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戒律内容与衣食制度考察

    。”弟子听后也相互传颂佛陀的教导,“佛亦作是说,当行法施,莫行思欲之施。所以然者,施中之上无过财施,然复法施于中最尊。”法布施胜过财施,为布施中最胜。布施是物质的,法布施是精神的。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...于众生有慈心之念。我今字某,持斋至明日清旦,不杀、无有害心,有慈心于一切众生。  如阿罗汉,无有邪念。尽形寿不盗,好喜布施。我今字某,尽形寿不盗,自今至明日持心。  如是真人,我今尽形寿,不淫泱,无有邪念...

    常 耘 法 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3163782.html
  • 永明延寿大师《禅净四料简》解析

    修净往生成功之大难,正在于福德不足,罪障却有余。而积福消业灭罪的最好方式,正在于弘法度人,这个佛在《金刚经》里说得很清楚:以佛法布施功德比之于布施,其倍数是“算数譬喻所不能及”,多到佛也无法形容!   ...

    和尚坡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0026735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

    成就布施之行。而中国佛教则非常关心布施的福报。东汉末年,佛教初入,牟子所作《理惑论》载:“‘今佛家以空布施为名,尽货与人为贵,岂有福哉?’牟子日:‘&...是佛教的实践纲领,并主张由戒生定,由定生慧。大乘佛教还提出以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“六度”来配三学,前四度都属戒学的范畴。从三学的内容和实践次第来看,佛教对伦理道德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869069.html
  • 佛教慈善事业的一个范例

    业已鼓励了为数良多的印度尼西亚企业家,投入布施的行列。前述赈灾、义诊、建屋、赠米等,莫不是重点、直接的做法,让躬自参与的富人,能亲身感受这种雪中送炭的无限温情。这种临场感受,对布施者形成了极大的鼓舞...吨大米。进而综论整治印度尼西亚红溪河计划之意义如下:  一、鼓励布施以达成财富的良性分配:印度尼西亚慈济让躬自参与的富人,能亲身感受雪中送炭的无限温情,让布施者本身由此而更体现了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。 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170803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活动当然也是有罪的。  从另一方面来讲,佛教在经济危机时期要更好地发挥弘法利生的作用,一方面要做好法布施,用佛法来加强人的心理稳定,给信徒以安全感,不要有太多的恐慌,同时也好做好布施,功德箱的钱十方...不能脱离自己的能力、脱离环境而追求收入、待遇最高的工作。不要盲目攀比,不能只考虑待遇回报而不考虑自己的贡献。只要不贪不挑,只要勤奋努力,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。  自己不够努力,发不了,找不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—净空法师访谈录

    是真理,你求财富,财富不是你争来的,你争来抢来的,那你要付出代价。佛跟我们讲,发财是果报,因是什么呢?布施,我能舍财,越舍越多。聪明智慧是果报,因是法布施,肯教别人。健康长寿是果报,无畏布施是因。我这一生奉行释迦牟尼佛的教诲,释迦牟尼佛自己给我们作榜样,我布施布施法、布施无畏,我今年七十六岁了,我这三种果报都得到了,我的物质生活不缺乏,很满足了,聪明智慧增长,健康长寿。我在外国访问,跟人接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4471427.html
  • 林丽淑:和谐世界,从心开始 ——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几项建言

    当然,佛弟子于本业及修行之余,除了外财布施之外,若亦能参与社区服务工作,提供内布施、法布施,乃至无畏布施,则更是善尽了慈悲救世之责任。社会慈善事业说到底,重点仍在 “四...

    林丽淑 ( 美国芝加哥华藏净宗图书馆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0573305.html